文旅融合 绘就美丽大厂新画卷
《大厂新农民》 本期发行日期:2023年2月6日 点击:603次
本报讯 (记者周媛)深厚的人文底蕴,秀美的生态景观,靓丽的城市品质……近年来,我县紧盯都市人群消费需求,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旅游+”业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聚焦“服务温度”,优化文旅供给
2022年初,县图书馆(新馆)正式运行开放,新颖独特的进步台阶式书梯,简约舒适的阅读环境,静谧温馨的阅读氛围,让“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励志佳句成为了现实画面。万余册的休闲阅览空间,不仅让阅读成为市民的文化享受,更成为近悦远来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我县积极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要求,坚持共建共享、创新发展,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和专项工作方案,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骨架,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血脉,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我县逐步形成“三馆一站一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格局,设施总数124个,覆盖全县所有城乡群众,设施达标率100%。
如今,城乡处处洋溢着文化的馨香。文化馆里,“丝竹婉转曲飞扬,锣鼓铿锵人欢畅”的热闹场景时常上演,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城市品位在这里碰撞生花;“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书法名家、优秀戏曲演员受邀开展书法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童声诵经典等活动,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喜庆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夏秋城乡文化惠民演出中,舞蹈、歌唱、微喜剧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让观众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内容丰富、异彩纷呈的文化大餐,高品质文化供给不断着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聚焦“传承深度”,丰富文化底蕴
铜胎镶嵌丝婉转,工笔勾画色端庄。我县作为“中国景泰蓝之乡”,全力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搭建平台提升行业政产学研合作层次,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举办全国性景泰蓝技艺赛事。同时,积极推动县域景泰蓝企业参与国家级作品创制,2018年中非论坛,我县企业与北京工美集团共同制作景泰蓝“共生系列”作为会务专用礼品;2019年,“一带一路”峰会,我县企业与北京工美集团共同制作了《丝路神俊》《丝路驼铃》《春色满园》三款景泰蓝国礼……一件件精美的国礼,凝聚着手艺人的心血,更把景泰蓝工艺带到了国际舞台,叫响了大厂“中国景泰蓝之乡”的美誉。目前,我县拥有10多家大型景泰蓝生产厂家,产量占中国景泰蓝工艺品市场的50%,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带动逾500人就业。
2022年,我县完成了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评审工作,并推荐申报了市级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下一步,将推荐各类项目、人才,推出新人新作参加全国各类非遗展览展会;持续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工作,开设非遗讲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大厂不断深化。
聚焦“产业速度”,擦亮“金”字招牌
走进邵府镇大仁庄众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蓬勃茂盛的韭菜碧绿葱翠,果香四溢的草莓长势喜人,工作人员正忙着浇水、管护,整个大棚弥漫着泥土和果蔬的清香。据了解,合作社自2019年成立以来,按照“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建成集休闲观赏、游园采摘、生态种植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先后种植的玉米、蜜薯、草莓、萝卜、火龙果等农产品畅销京津,形成了“四季有果蔬,一年有收入”的致富增收模式。
近年来,我县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农业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科普教育等业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集中打造了小厂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金庄村百亩花海、东杨辛庄村千亩采摘基地、威武屯骑行小镇等各具特色、亮点凸显的文旅景观。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立足2035年远景目标,我县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文旅产品,奋力书写文旅融合的崭新篇章,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大厂场景。
本报讯 (记者周媛)深厚的人文底蕴,秀美的生态景观,靓丽的城市品质……近年来,我县紧盯都市人群消费需求,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内涵,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旅游+”业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聚焦“服务温度”,优化文旅供给
2022年初,县图书馆(新馆)正式运行开放,新颖独特的进步台阶式书梯,简约舒适的阅读环境,静谧温馨的阅读氛围,让“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励志佳句成为了现实画面。万余册的休闲阅览空间,不仅让阅读成为市民的文化享受,更成为近悦远来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我县积极适应群众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要求,坚持共建共享、创新发展,制定出台实施意见和专项工作方案,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骨架,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血脉,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我县逐步形成“三馆一站一中心”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格局,设施总数124个,覆盖全县所有城乡群众,设施达标率100%。
如今,城乡处处洋溢着文化的馨香。文化馆里,“丝竹婉转曲飞扬,锣鼓铿锵人欢畅”的热闹场景时常上演,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城市品位在这里碰撞生花;“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书法名家、优秀戏曲演员受邀开展书法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童声诵经典等活动,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喜庆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夏秋城乡文化惠民演出中,舞蹈、歌唱、微喜剧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让观众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内容丰富、异彩纷呈的文化大餐,高品质文化供给不断着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聚焦“传承深度”,丰富文化底蕴
铜胎镶嵌丝婉转,工笔勾画色端庄。我县作为“中国景泰蓝之乡”,全力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搭建平台提升行业政产学研合作层次,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举办全国性景泰蓝技艺赛事。同时,积极推动县域景泰蓝企业参与国家级作品创制,2018年中非论坛,我县企业与北京工美集团共同制作景泰蓝“共生系列”作为会务专用礼品;2019年,“一带一路”峰会,我县企业与北京工美集团共同制作了《丝路神俊》《丝路驼铃》《春色满园》三款景泰蓝国礼……一件件精美的国礼,凝聚着手艺人的心血,更把景泰蓝工艺带到了国际舞台,叫响了大厂“中国景泰蓝之乡”的美誉。目前,我县拥有10多家大型景泰蓝生产厂家,产量占中国景泰蓝工艺品市场的50%,年销售收入上亿元,带动逾500人就业。
2022年,我县完成了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评审工作,并推荐申报了市级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下一步,将推荐各类项目、人才,推出新人新作参加全国各类非遗展览展会;持续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工作,开设非遗讲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大厂不断深化。
聚焦“产业速度”,擦亮“金”字招牌
走进邵府镇大仁庄众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蓬勃茂盛的韭菜碧绿葱翠,果香四溢的草莓长势喜人,工作人员正忙着浇水、管护,整个大棚弥漫着泥土和果蔬的清香。据了解,合作社自2019年成立以来,按照“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建成集休闲观赏、游园采摘、生态种植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先后种植的玉米、蜜薯、草莓、萝卜、火龙果等农产品畅销京津,形成了“四季有果蔬,一年有收入”的致富增收模式。
近年来,我县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农业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科普教育等业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集中打造了小厂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金庄村百亩花海、东杨辛庄村千亩采摘基地、威武屯骑行小镇等各具特色、亮点凸显的文旅景观。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立足2035年远景目标,我县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文旅产品,奋力书写文旅融合的崭新篇章,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大厂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