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 潮白河畔绘就生态壮美画卷
《大厂新农民》 本期发行日期:2025年3月24日 点击:141次

图为五环公园。 何赛 图
本报讯 (记者李欣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潮白河生态廊道建设,深度融入区域生态协同治理,持续推动联建联防联治,交出了一份“天蓝、水清、地绿”的亮眼答卷。
跨界治污,水清天蓝。我县地处通州区与北三县中心地带,为协同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进一步提升治水效果,我县积极对接沟通上下游(三河市、香河县)、左右岸(通州区、廊坊市),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标准、持续改善。同时,高标准提升县域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标准,县域内新改扩建的4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出水已全部执行京B标准,总设计处理能力由原来的2.6万吨/日提升至5.5万吨/日。
“县城再生水厂于2022年新改扩建完成,服务范围是大安街北侧县城片区,采用了改良A²O工艺,保障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区域生态协同治理作出积极贡献。”大厂回族自治县信开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县城再生水厂副厂长牛志朋说。
从“持续向好”到“蓝天常见”。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我县与北京市通州区统一部署、联防联控,每日比对分析数据,严查不落实减排措施、设施不正常运行等违法行为,切实推动大气污染联防联治。2024年,我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24,全市排名第二;PM2.5为39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并列第五;PM10为64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并列第二;优良天数264天,达标率72.1%,全市排名第三。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我分局持续深入开展企业减排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帮扶指导企业开展污染防治问题自查,对发现的轻微免罚问题进行现场交办、督促整改,对重大环境违法问题依法依规立案查处。同时,充分利用分表计电系统、在线监控等非现场手段,及时筛选问题线索,精准开展执法检查,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保驾护航。”市生态环境局大厂回族自治县分局执法中队队长张宝康说。
产业转型,绿色升级。我县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严格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产业政策要求,严格产业准入管理,推进产业绿色升级,以绿色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多年协同实践绘就绿色壮美画卷。十一年来,京津冀三地齐心协力,携手治污,不断推动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走深走实,美丽宜居京津冀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县将继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图为五环公园。 何赛 图
本报讯 (记者李欣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潮白河生态廊道建设,深度融入区域生态协同治理,持续推动联建联防联治,交出了一份“天蓝、水清、地绿”的亮眼答卷。
跨界治污,水清天蓝。我县地处通州区与北三县中心地带,为协同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进一步提升治水效果,我县积极对接沟通上下游(三河市、香河县)、左右岸(通州区、廊坊市),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标准、持续改善。同时,高标准提升县域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标准,县域内新改扩建的4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出水已全部执行京B标准,总设计处理能力由原来的2.6万吨/日提升至5.5万吨/日。
“县城再生水厂于2022年新改扩建完成,服务范围是大安街北侧县城片区,采用了改良A²O工艺,保障了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区域生态协同治理作出积极贡献。”大厂回族自治县信开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县城再生水厂副厂长牛志朋说。
从“持续向好”到“蓝天常见”。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我县与北京市通州区统一部署、联防联控,每日比对分析数据,严查不落实减排措施、设施不正常运行等违法行为,切实推动大气污染联防联治。2024年,我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24,全市排名第二;PM2.5为39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并列第五;PM10为64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并列第二;优良天数264天,达标率72.1%,全市排名第三。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我分局持续深入开展企业减排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帮扶指导企业开展污染防治问题自查,对发现的轻微免罚问题进行现场交办、督促整改,对重大环境违法问题依法依规立案查处。同时,充分利用分表计电系统、在线监控等非现场手段,及时筛选问题线索,精准开展执法检查,为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保驾护航。”市生态环境局大厂回族自治县分局执法中队队长张宝康说。
产业转型,绿色升级。我县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严格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产业政策要求,严格产业准入管理,推进产业绿色升级,以绿色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多年协同实践绘就绿色壮美画卷。十一年来,京津冀三地齐心协力,携手治污,不断推动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工作走深走实,美丽宜居京津冀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县将继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