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00:46:54
京东新城欢迎大家投稿来信,邮箱(dcxmt2018@163.com)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
发布投稿
欢迎大家投稿来信
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理论解读
来源:京东新城(转载需注明出处) 日期:2020/5/18  点击:4037
责任编辑:刘冠英  


◆四个全面

 

1、什么是“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2、“四个全面”的提出背景。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尽管此前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但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还是第一次,意义深邃。此外,习近平在江苏将“全面从严治党”加入到“四个全面”中时,特别采用了“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比喻,“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从时间轴来看,“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来的。

 

3、“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全面和从严,一方面通过制度管理,另一方面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双管齐下、相互辅助,使治党更有成效。

 

4、“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言简意赅、精辟深刻,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大的关系看,是目标引领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都不能缺的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从每一个“全面”之间的具体关系看,也都是彼此联系的。全面深化改革,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无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框架下来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5、“四个全面”的本质。

 

“四个全面”的本质,就是“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6、如何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历程,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些重大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第一,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第三,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7、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政策取向和最终成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就要求不仅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其他各领域改革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可以从3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

 

8、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关键要素之一,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首先,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当前社会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其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迫切要求。再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实现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奠定更加坚强的物质基础。

 

9、如何认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出发,总结历史经验、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决定,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意义重大而深远。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和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全面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提高我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要求;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迫切要求。

 

10、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首先明确道路问题。法治是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走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道路在法治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做出的战略抉择,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我们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也要以开放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法治成果,但绝不能搞“全盘西化”,决不能搞“全面移植”,决不能照搬照抄。

 

11、为什么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社会建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建设法治社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其次建设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重要支撑,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互为依存、相辅相成。法治中国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的集合体,需要三者同步建设。再次,建设法治社会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对于人民群众来讲,法治社会是权利和责任的统一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民守法的同时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证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12、如何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3、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第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力量是人民,根本目的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坚持科学发展。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第三,坚持深化改革。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第五,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第六,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14、怎样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第一,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要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在以往自标要求基础上的进一步充实完善和调整深化,目标体系更加全面完整,目标要求更加明确具体和可操作。第二,这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持续深入认识的结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是迈上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但不是各地区群众都相同和平均的小康,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明显进步的小康。第三,这是对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部署。将“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新理念融于其中,除提出加强和改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具体要求外,在新的目标要求中专门增加了“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若干目标要求,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使我们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既是社会生产力明显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社会,也是国家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和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的社会。第四,这是对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问题的具体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人民群众和国内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普遍认可和满意,关键在于能否补齐突出的短板,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

 

15、为什么全党必须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全过程?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和实践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思想了路线。我们党将这个思想路线概括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个思想路线来自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各种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反复证明而形成的,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从实事求是的精神出发,我们党形成了反对教条主义,尊重事物本来面目,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这样的思想路线,既是指导每个党员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动的科学方法,也是保证党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有效执行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在党长期建设发展中,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已经融入党的精神和肌体之中,是党的思想和行动的灵魂。党只有守住这个魂,党的精神才能巩固,党的肌体才能健康;而守住这个灵魂的最好实践,就是将其贯穿于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全过程,使党的工作及党内政治生活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能做到实事求是,杜绝各种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以保证党的工作始终贴近实际、贴近人民、使党的思想、组织和行动始终充满活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16、为什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新形势下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的重要论断和重要举措。第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有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我们党是靠共同的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凝聚起来的。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衡量党员的质量,主要看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如何、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第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

 

17、如何理解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个意识”是一个意蕴深刻、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要求,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素养的基本标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内涵同样十分丰富。强调保持一致不是一个空口号,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牢记于心、落实于行;强调保持一致,不是没有明确的内容和指向,而是要具体体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强调保持一致,不是一般的一致,而是高度一致,做到声调步调完全合拍、言行表里完全如一。我们要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重大的政治原则来贯彻,作为严格的政治基准来执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必须经常主动地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

 

◆五位一体

 

18、“五位一体”总布局指的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19、五大建设的逻辑关系。

 

“五位一体”总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报告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20、“五位一体”总布局要落实哪些决策部署?

 

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21、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以什么为指导?

 

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必须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五位一体总布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是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积极应对新矛盾新问题,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2、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第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否定或忽视政府作用,而是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三,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从广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要求我们在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全面深化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体制改革,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各方面体制机制。从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要求我们必须从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政府职能、财税体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开放型经济体制等方面入手,在解决影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层次问题上着力,努力构建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则、法律体系、社会环境。

 

23、如何理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的新概括,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具体体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平等竞争主体,他们统一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标志着我们党对基本经济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合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24、如何理解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是完成宏观调控任务的客观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制度性保障。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为了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按照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完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

 

25、如何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键环节。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政府要做到全面正确履行职能,需要按照以上要求在以下几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第一,进一步简政放权,解决越位问题。第二,加强有效治理,解决在履责方面缺位问题。第三,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解决错位问题。第四,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解决政府管理效能不高问题。

 

26、如何优化政府组织机构?

 

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这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保障。必须把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统一认识,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一是要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在优化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也要统筹考虑党的机构、群众团体的机构设置的优化,使整个国家机构更加适应发展和体制完善的需要。二是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三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四是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这是防止机构膨胀、职数超配、人员超编的制度保障。

 

27、如何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确保具体政策措施相互匹配、良性互动。第一,对当前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进行延续和规范。在以往工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要继续保留,并切实加以落实。对一些成熟的现有政策,要及时将其上升为法律法规,提高政策约束力、增强权威性。第二,对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原有文化经济政策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一方面,对原有文化事业单位的一些规定作出必要的调整修改。另一方面,开发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第三,探索推动文化经济政策创新。学习国外促进文化发展的有益经验,借鉴其他行业改革发展的有效政策,突出文化领域自身特点,不断创新。

 

28、为什么要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第一,这是解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文化民生得到更好保障和改善,但依然存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和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别较大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有效运转、真正惠及群众,必须加强跨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办法,科学布局、合力推进。第二,这是推动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举措。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当前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中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让广大农民群众既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就要重视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快形成文化服务均等享受、文化发展同步推进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格局。第三,这是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迅速增长,公众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多,实现和维护自身文化权益的意识更加高涨,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全覆盖、保基本、促完善、可持续的要求,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和实用性、便利性。

 

29、为什么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领域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动,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创新。

 

30、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管理从理念到体制的创新,强调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综合治理、坚持源头治理。对此,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进行正确把握。第一,坚持系统治理,治理主体要从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转变。第二,坚持依法治理,治理方式要从管控规制向法治保障转变。实施治理离不开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第三,坚持综合治理,治理手段要从单一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第四,坚持源头治理,治理环节上要从事后处置向源头治理前移。

 

31、怎样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我国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共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重点加快4个方面的改革:第一,创新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机制。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第二,加快实施政社分开。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第三,提升社会组织服务功能。第四,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32、怎样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仍处于刑事犯罪高发期。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已经进入风险期,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一方面,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再有,重点完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机制。

 

33、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系统论和实践要求看,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内容。生态文明决策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全局高度通盘考虑,搞好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生态文明评价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生态文明管理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生态文明考核制度。将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成效的指标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指标考核权重。

 

34、如何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要求?

 

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是落实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认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就是要将适宜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国土空间确定为优化开发或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必须树立新的开发理念,调整开发内容,创新开发方式,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效率,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在准确把握主体功能区分类的基础上,牢固树立科学的开发原则,要坚持优化结构、保护自然、集约开发、协调开发。

 

35、如何实行生态补偿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依靠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实行生态补偿制度,这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确保生态功能区建设,要加快落实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政策,尤其要进一步制定和落实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从宏观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着眼于激励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让生态环境保护的收益内部化,使保护者得到补偿与激励,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自觉自愿自利。坚持资源使用付费和谁污染、谁破坏谁付费原则,必须因事制宜,明确特定的责任补偿主体,多个主体的要量化责任。同时,生态补偿要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动态化。

 

36、怎样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第一,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现行体制难以适应中央对环境保护监管提出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加以改革和完善。第二,必须明确改革原则。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坚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分离。第三,必须明确改革目标。建立和完善严格的污染防治监管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生态保护监管体制;建立统一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体制;建立权威的环境执法体制,完善国家环境监察制度;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环境监测预警体制。

 

◆新发展理念

 

37、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38、“五大发展理念”的逻辑关系。

 

“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游离,都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理念内容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理念逻辑看,第一动力、内在要求、必要条件、必由之路、本质要求五者紧密联系、层层递进、顺理成章、交相辉映。从发展理论看,“五大发展理念”正在“精神变物质”,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既对传统发展进行革新升级,又对现代发展内涵进行全面提升、对现代发展外延予以全方位拓展。从执行操作看,必须将“五大发展理念”统一贯彻、统一落实,一体推进、一起发力,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代替,从而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

 

39、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只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内涵,才能更好地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五大发展理念”立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都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应把五大发展理念放到“四个全面”战略的总布局中思考和实践,以充分体现其科学指南和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对传统发展进行革新升级,又对现代发展内涵进行全面提升,增强了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理念。

 

40、如何理解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出:“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目标表明,“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增量,以促进民生不断改善,使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更要看质量,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发展平衡性是指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统筹兼顾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各个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发展包容性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共同发展,使全体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发展成果。发展可持续性是指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1、如何理解创新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42、如何理解协调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43、如何理解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44、如何理解开放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45、如何理解共享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46、为什么说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首先,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我国发展理念新的变革和创新,要求我们在发展行动上必须适应新的发展理念的要求,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进行深刻调整。其次,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我们直面发展问题的根本选择。用新的发展理念化解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开拓发展新境界,是一场深刻变革。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要同时坚持而不是只坚持其中一个或几个;落实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要全面落实而不是只落实其中一个或几个。坚持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具有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需要树立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深化改革,开拓前进。

 

47、为什么要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是从我国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对“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发展的速度、结构和动力都发生深刻变化。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传统要素供求关系,以及生态环境等外部约束都日益趋紧。人口老龄化加快使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下降、劳动力供求关系趋紧,导致企业用工成本明显上升。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的占用与耕地保护红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建设用地成本持续上升。随着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我国引进先进关键技术的难度和成本也在加大,与国内要素结合形成的发展驱动力有所减弱。在传统要素优势和比较优势弱化条件下,必须通过加大创新力度推进结构升级,实现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第一,加快破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满足需求变动趋势为核心推动供给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 蓬勃发展。第二,把握消费由模仿型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的趋势,更好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以新消费需求引领新供给创造,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生产和消费同步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第三,把握投资由传统产业和房地产投资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转变的趋势,更好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第四,把握出口由传统要素成本优势向新的综合比较优势转变的趋势,通过创新升级继续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

 

48、如何理解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从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出发,这是一项加快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最了解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对市场供求关系和创新需求最为敏锐,最能发现和把握创新的方向,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载体。我国现阶段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这些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企业是创新主体,企业的科技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在创新活动中的引领作用;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要健全技术转移机制。

 

49、如何理解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决策部署。“十三五”时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落实顶层设计的关键时期,要立足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任务,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路子。第一,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第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载体和基础。第三,统筹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任务,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50、为什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包括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等。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保护宝贵的国土空间资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是缺乏统筹规划和严格管制,布局不合理,随意性大。由此带来人口、经济分布与资源环境条件不匹配,农业空间、生态空间被挤占,耕地、森林、草地、湿地、湖泊、滩涂被大量无序开发和破坏等。针对这样的问题,强调“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就是要从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出发,通过制定我国空间开发的大蓝图,明确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基本框架,把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下来,控制好各类开发活动,从而持之以恒地有效保护必须保护的国土,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净土。

 

51、如何理解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就是在现有试点基础上进行整合,确定若干区域,统一组织、集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改革的试点,集中试验一批创新的制度和举措,发挥相关试点试验的协同效应,提高生态文明领域试点试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统筹解决跨区域、跨类别、上下游等一些老大难问题。在试验方式上,一是统一名称、适当归并,二是统一组织、加强配合,三是规范程序、有序推进。在实验内容上,一要根据必要性进行试验,二要根据相关性进行试验,三要根据实用性进行试验。在实验成果上,要把可复制、可推广作为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基本要求,一旦形成阶段性的成果,要抓紧进行总结,并及时形成推出面向全国的政策举措。

 

52、怎样理解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这是“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要求,也是适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求的能源体系时代特点。对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能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能源安全面临巨大挑战,能源开发利用的清洁化水平低,能源消费导致碳排放不断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因此,在绿色发展大背景下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问题导向。另一方面,“十三五”时期,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体系,要突出几项重点目标任务:一要实施节约优先战略,扎实推进能源革命;二要实施立足国内战略,多元发展,着力增强能源供应能力,提升能源自给率;三要实施绿色低碳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体系清洁化和低碳化;四要推进能源改革创新。

 

53、为什么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并提出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新导向,是重要的环境管理理念和战略的转变,即由“数量减排”转向“质量改善”,使环境治理成效与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更加贴近,让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上有明显的获得感,意义十分重大。在环境绩效管理上,“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时期均是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导向的,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对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必须继续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化环境质量导向,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十三五”时期,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一要强化质量目标导向,完善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体系;二要注重分类指导,提出一些区域差异化目标要求,力争部分地区有亮点、树标杆、做样板,重点区域要率先取得突破;三要推进综合施策,结构、工程、技术等多措并举,经济、法律、教育多管齐下;四要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大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力度;五要严格政绩考核;六要完善工作格局,七要认真落实环保督查巡视制度。

 

54、怎样理解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和沿边开放城市,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区域,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由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仍然呈现东快西慢,沿海强内陆弱的特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立足各地的要素禀赋、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二是和国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和落实“一带一路”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一要加强内陆延边地区口岸和基础设施建设,开辟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二要内陆延边地区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各有侧重的对外开放基地;三要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

 

55、为什么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我国自贸区建设起步于2002年,经过10多年的努力,陆续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国一东盟、中国一巴基斯坦、中国一智利等14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12个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和欧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明显提速。2014年启动了中国一斯里兰卡自贸区谈判,2015年相继签署了中韩和中澳两个自贸协定,加快推进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这为深化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提升区域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主要考虑是:第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顺应全球自贸区发展大势的需要。第二,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金融危机后提高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的需要。第三,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重大选择。

 

56、为什么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通过发展带动脱贫,大规模实施扶持开发,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我国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球减贫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贫困人口问题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目前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2014年,全国贫困人口仍有7000多万,且多处于生存条件恶劣的荒漠化区、高寒深山区、灾害频发区,往往“无业可扶”,失能、残病、孤寡人口比重高,处于“无力可扶”状态,致贫原因复杂,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较大。必须深刻认识做好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 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第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第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第三,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57、为什么要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这是“十三五”时期促进就业创业的重点工作,是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重要内容。深刻理解这项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的任务,切实落实好并取得成效,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一方面,我国劳动力供给状况出现新的变化。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开始呈下降趋势,2013年16 — 59岁的劳动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口因素是短期不可改变的稳定因素,所以可以预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趋势仍将持续。另一方面,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一是化解产能过剩、推动国企改革,使隐性失业显性化,部分地区下岗压力增大,下岗人员的技能不适应再就业岗位。二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困难加重,一些小微企业迫于生存压力减员会增加失业问题,这部分人的技能也与市场岗位需求不适应再就业困难很大。三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群体成为新增就业的主体,他们对岗位的选择性增大,其中有些人不愿意从事脏累和自由度小的工作,这部分人的就业期望值与市场岗位需求差距较大。四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但技能型人才远远满足不需要。五是新技术的应用也对传统就业模式形成冲击。六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民工数量增加快。七是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就业岗位转移流失较多。

 

58、怎样理解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

 

收人差距缩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要缩小收入差距,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规范初次分配,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重点是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人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可以说, 这些既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从中等收入国家顺利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重要保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着力点主要由:一是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二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实施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益分享比例,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等。三是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四是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 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强税收调节力度。

 

59、为什么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关乎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平正义,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疾病应急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涵盖各群体、针对各类基本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基本形成,保障人群迅速增加,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为全面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迫需要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客观需要。只有建立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让社会成员更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积极性。第二,这是适应经济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形势将发生显著变化。第三,这是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内在问题的客观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经过扩面提标的快速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未体现精算平衡原则,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不合理,制度设计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基金收支自求平衡能力较弱。二是社会保障责任分担机制不合理。三是社会保障制度条块分割,统筹层次较低。

 

60、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有哪些新的重大举措?

 

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完善养老保险体系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整合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时期养老保险体系的重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二是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这主要是为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调剂能力,更好体现制度的公平性,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在全国范围的顺畅流动。三是从多方面增强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能力。四是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这是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廊坊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