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河北新闻联播,报道了咱们省开展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专项整治的事儿。肉菜水果这些农产品,大家一天也离不了,要想买得放心,就要去“放心”超市。这不,市场监管部门刚刚公布了139家“放心肉菜超市”名单,它们可是经过严格评比、公开验收、优中选优出来的。
在省会石家庄的友谊大街上,就有一家“放心肉菜超市”,今年已经是连续三年入选。
正在店里购物的市民白女士说,她家离超市挺近,骑电车也就10分钟,在这儿买东西比较放心,可以看到产地,扫一下二维码,检测信息就都有了。
那么,这些超市是怎样做到让市民放心的呢?这可不简单,肉呀菜呀在被摆上货架前,必须要全面“体检”,而且是经过三道防火墙:产地自检一次,超市配送中心集中检测一次,超市门店再抽检一次,看看猪肉有没有瘦肉精、蔬菜里农药残留是不是超标,用精确数据说话,一点都不能含糊。
这家超市有一个快速检测室,每天要抽检10种蔬菜、水果,鲜肉每批必检,检验结果要在公示栏或屏幕上向消费者公示,数据还要上传到“河北省食品追溯平台”,可以随时备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坚决不能上架销售。
摆上货架的生鲜食品标签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这相当于它们的身份证,用手机微信一扫,产地、进货时间、进货数量、供货商检验报告、超市抽检记录,可以说是“一扫无遗”。
今年的“放心肉菜超市”评选,还要求不能使用影响肉菜真实色泽的照明灯,也就是以前能起“美容”作用的“生鲜灯”都不让用了。
今后,咱家门口的“放心肉菜店”会越来越多,标准也会越来越高,让大家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一日三餐吃得更安心。
来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