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9日 星期五 19:28:18
京东新城欢迎大家投稿来信,邮箱(dcxmt2018@163.com)

关注微信

扫码关注
发布投稿
欢迎大家投稿来信
数字赋能,农业生产更智慧
来源:京东新城(转载需注明出处) 日期:2025/5/9  点击:28
责任编辑:刘冠英  


我省支持81个县(市、区)开展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展示、创新、应用示范区建设

 

数字赋能,农业生产更智慧

 

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 见习记者李靖恬)用算法代替人工,让数据成为新肥料。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河北已支持宁晋县、石家庄市栾城区等81个县(市、区)开展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展示、创新、应用示范区建设,加强智慧大田、智慧设施农业、智慧畜牧和智慧水产等应用集成。

 

5月7日,省农科院在宁晋县北楼下村打造的无人化智慧农场示范基地里,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副研究员崔永增打开手机,实时查看田间的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等信息。

 

“以前种田靠经验管理,现在是靠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崔永增说,基地采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设施、机械等进行全程自动控制,让种田变得更轻松、更高效。

 

“现在小麦种植有‘上天’和‘下地’两套装备,这‘上天’的就是无人机巡检了!”崔永增介绍,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无人机如同“私人医生”,在空中实时监测田块里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

 

“过去人工巡田难以兼顾每一块田地,现在无人机巡田就像给每块田做体检,哪块田‘生病’需要治疗,一目了然。”崔永增说。

 

智能气象监测仪、土壤墒情监测仪……这些环境监测设备就是“下地”的装备,它们像农田里的“侦察兵”,通过不间断地采集数据,给小麦田管提供科学的依据。

 

眼下,河北冬小麦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科技力量不断夯实粮食丰收基础。“多地建设的智能田间监测站,实现了从‘经验种地’到‘数据种地’的转变。”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从镐锄镰犁到智慧农业,科技是催化剂。近年来,河北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支持石家庄、衡水、保定等地整市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在冀州现代农业融合创新基地,蔬菜大棚的智能化管理同样令人眼前一亮。

 

“以往农户每天早晚都要巡检蔬菜生长情况,现在每个大棚都装上了‘智慧大脑’,一部手机就能远程操控浇水、施肥、调温。”冀州现代农业融合创新基地负责人刘晓晨说,大棚里安装着不少传感器,它们实时记录棚室环境和蔬菜生长参数,保障蔬菜在适宜的条件下茁壮成长。

 

田间有“耳目”、云端有“大脑”、地里有“医生”……当前,河北农民正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河北将打造形成100个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加”生态农业展示、创新、应用示范区,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智能化应用率达到100%。


河北新闻网.png

 

来源: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