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李欣岩)走进大厂镇小厂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街道、绿意盎然的公园、笑语盈盈的村民,处处洋溢着生机与和谐。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全国文明村”,近年来,小厂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在小厂村会客厅,一间村企共同打造的农特产品展厅静静矗立,店长耿姣姣正忙碌其中,整理线上订单的产品。像这样“村企合作”的企业,这个常住人口仅1400余人的小村就有三家。近年来,小厂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确立“文旅融合+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建设乡村旅游、绿色农业基地、精品民宿、特色餐饮等产业,顺利完成了会客厅和商业街一期、二期建设工程,更积极与企业合作,打造“吃、住、游、购”于一体的多元业态,激活产业引擎,带动村民增收,自2023年起每年村集体收入达40万元。
小厂村不仅产业兴旺,环境也更宜居。村内背街小巷硬化率、天然气通气率、旱厕无害化改厕率均达100%,供水、供电、通信等服务与县城同质同源。45%的绿化覆盖率让村庄“推窗见绿、出门入园”,3块高标准村民活动广场、2座街心公园成为村民休闲胜地。
村子强不强,关键看支部。小厂村党支部书记马强任职6年来坚持“一肩挑”,带领班子践行“服务于民、奉献于民、不掠人功、不讳己过”的十六字方针,以“坐班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落实《大厂镇农村“两委”九项工作制度》规范议事流程,让“四三一”工作机制成为凝聚共识的“金钥匙”。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小厂村,支部通过党内集中教育,引导党员在重大事务决策中亮明态度、在服务群众中主动作为、在学习交流中提升能力,形成“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共进格局。
近年来,小厂村党支部先后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支部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把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等方面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站在新起点,小厂村党支部将继续带领全体村民向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勇毅前行,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